今天,一篇有关“针灸”的研究论文登上了 Nature。
哈佛大学马秋富教授带领的团队研究发现,对小鼠身上的特定“穴位”进行微弱的电刺激,能促进小鼠的抗炎作用,有效降低患有脓毒血症小鼠的死亡率,并揭示了其背后的生物学机理。
这种电刺激的治疗方法类似中医里的针灸。此前,关于针灸是否有效、为啥有效等问题,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论。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要把电针灸发展成为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么就必须确定刺激“穴位”背后到底是怎样的生物学机理在发挥作用。
而 Nature 的评论文章指出,此番马秋富团队的研究,“首次提供了一种神经元分子标记,针对其设计特定的刺激方法,可以调节身体机能”。
刺激小鼠“足三里”治疗脓毒血症
具体而言,马秋富团队的研究人员在患有脓毒血症的小鼠身上,找到其后肢“足三里”穴位(ST36),并对其进行了电刺激。
他们发现,这样做会激活一组表达 Prokr2 蛋白的感觉神经元。
这些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下部,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属于支配后肢的坐骨神经,因此它们可以将后肢的感觉信息通过脊髓传回大脑特定区域。
论文指出,这类 Prokr 神经元的神经纤维有特定的分布区域。比如在包裹腹部器官的组织中,研究人员就没有找到这类神经元。
这也就解释了此前科学家们发现的一个现象:刺激足三里可以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使身体释放抗炎物质,而刺激天枢穴(ST25)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为了确保激活神经元不是机械刺激带来的改变,研究人员还用光遗传学方法激活了 Prokr2 神经元,得到了一样的抗炎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组神经元受到的刺激强度不同,会激活不同的神经通路:
受到低强度刺激时,它们会 pick 迷走神经-肾上腺这条路线,驱动肾上腺释放抗炎物质。
受到高强度刺激时,则会诱发独立于 PROKR2ADV 神经元的脊髓交感神经反射。
简单总结一下,这项研究其实是从神经解剖学的角度解释了“穴位”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发现可以为优化生物电刺激的参数铺平道路,以驱动不同的自主神经通路来治疗特定疾病。
研究团队
论文通讯作者马秋富是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
他 1987 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后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他的实验室确定了控制躯体感觉回路形成的转录因子,并绘制了传递机械疼痛/瘙痒的脊髓微回路。
目前,他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希望为针灸提供现代神经生物学理论依据。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柳申滨博士和王志福博士。
论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001-4
参考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714-0
https://mp.weixin.qq.com/s/pM6B9ybBEKrtcnX2CT_O2A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580/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