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中秋节期间,有不少商家都推出了不能吃的“数字月饼”。商家会在月饼礼盒中,放入印有二维码的礼品卡。消费者扫码后,即可获得拥有专属区块链编码的数字藏品。在社交平台上,许多年轻人纷纷晒出自己的第一块“数字月饼”。
专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月饼的“社交”属性早已大于“食物”属性。社交平台不断迭代,“数字月饼”应运而生,既满足了他们对时尚的追求,也能够提供更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目前市面上的“数字月饼”分为两大类,一类与实体月饼捆绑出售,另一类则与实物商品完全脱离,仅以数字商品的形式存在。它们的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购买者付款后,就可得到一款“月饼盲盒”,每个盲盒内包含一份“数字月饼”。
不过央视财经也报道提醒,有些“数字月饼”在二手市场上炒作,建议大家避免这类行为,警惕金融风险。目前,在不少数字藏品交换平台上,一些二手“数字月饼”被标出高价。专家指出, 由于数字藏品还处于新生阶段,数字藏品二次交易存在法律风险,也容易给买家造成经济损失。
IT之家获悉,4 月 26 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 NFT 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明确提出要杜绝 NFT 金融化风险。专家指出,人们购买“数字月饼”投资要保持理性,相关平台更要结合数字藏品本身价值,打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让“数字月饼”只“藏”不“炒”。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640/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