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  普罗旺斯
  • 自由职业
  • 写了309,733,491字

该文章投稿至Nemo社区   资讯  板块 复制链接


这些关于抑郁症的真相也许你未曾留意

发布于 2023/07/09 13:28 216浏览 0回复 3,40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F 中文 (ID:kexuejiaodian),作者:SF

就在 7 月 5 日夜间,有着“亚洲天后”之称的著名歌手李玟(Coco)因抑郁症而轻生,送医救治无效去世,年仅 48 岁。在编辑看来,舞台上、公开场合的李玟一直给人一种开朗、热情、乐观的感觉,脸上总是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这样的人竟然患有如此严重的抑郁症,以至于轻生,真是令人震惊和惋惜。

编 | 赵佳明

节选自《科学焦点》2022 年第 9 期、第 12 期;2023 年第 1 期、第 4 期、第 5 期、第 7 期

抑郁症这种对人的心理、生理都有重大影响的心理疾病也再度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关于抑郁症的科普已经很多了。这里我们不再赘述,今天我们讲一下可能伙伴们平时总会忽视的关于抑郁症的几个真相。

首先我们看一些数据(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 WHO 官网):

  • 据估计,全球有 5% 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

  • 受抑郁症影响的女性比男性更多(男性为 4%,女性为 6%)

  • 抑郁症可导致自杀。每年有 70 多万人自杀身亡,自杀死亡的风险是标准化死亡率的 20 倍

  • 在高收入国家,仍有约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未得到诊断或治疗,而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则达到 80~90%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不一样吗?

这里说的抑郁情绪是一种情绪,确切地说是人的一种情绪变化和对日常生活的感觉。而抑郁症则是一种心理疾病,它与抑郁情绪是不一样的。首先在对人的影响方面,抑郁症可以影响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与家人、朋友、同学和社区成员的关系,而抑郁情绪通常是一种情绪变化,影响程度要比抑郁症小得多;其次在持续时间上,抑郁症是一种长期的病症,发作期至少达到两周,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会发作,而抑郁情绪是一时的日常情绪波动,情绪上的冲动已过就结束了;第三在应对方式方面,抑郁情绪影响是短暂的,因而只需自我心理排解即可解决,而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一经确诊,患者就需要接受专业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了解了这些,再加上关于抑郁症的科普已经很多,其实我们对抑郁症并不陌生。不过,下面这些关于抑郁症的真相,你可能平时就没有留意过了。

关于抑郁症的几个真相

超加工食品与抑郁症的患病风险正相关

所谓超加工食品就是由 5 种及 5 种以上的配料,或是由非家庭基础调料制成的食品。比如流水线生产的袋装面包、饼干、蛋糕、碳酸饮料、披萨、方便面、速食汤、鸡块、香肠、汉堡等。最新的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与抑郁症患病风险呈正相关。法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对 26,000 多名志愿者进行了基本评估后,又在大约 5 年后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摄入超加工食品与抑郁症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

也许你会有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在生产超加工食品的过程中,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的流失有关。过多摄入超加工食品这样的不良饮食习惯会引发抑郁症,而抑郁症又可能造成人们更多地选择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社交媒体加剧了孩子的抑郁症状况?

研究发现,过去 10 年间,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比率一直在提高。而这 10 年间,正是社交媒体兴起的时期。因此很多人认为,使用社交媒体让孩子的心理问题更严重了,社交媒体被当作了当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患有抑郁症的祸首。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2017 年,美国心理学家琼・特文格(Jean Twenge)曾经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社交媒体就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祸首。在这篇文章中,特文格绘制了一幅图表:以时间为横轴,以选择“我经常感到被冷落”这一说法的美国青少年所占的百分比为纵轴。然后,在 2007 年这个节点,垂直于横轴画了一条竖线,将图表分为两个部分。竖线左侧数据的变化趋势还比较平稳,而右侧则急剧上升。由于 2007 年是智能手机出现的元年,因此特文格就把孩子心理问题的加剧归咎于智能手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 2007 年发生了太多事,难道凭借这个就能断定与孩子的心理问题相关吗?

如果我们想找到越来越多的孩子患有抑郁症这样的心理疾病的原因,我们要谨记:心理健康问题是复杂而微妙的,我们永远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因素来解释。当然,我们也不能用几种相似的因素来分析,这样与用单一因素来解释没什么差别。

当然,社交媒体的兴起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但绝不可被简单认定为祸首。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父母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多、对心理疾病污名化的态度与行为有所减少、人们对于心理疾病的认识普遍提高、诊断标准的变化、经济上的困境、与教育相关的压力因素,等等。

睡眠不足可能引发抑郁症

人们常说“要保证 8 小时睡眠”,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建议,成年人每天至少应该睡 7 个小时。如果长期睡眠不足,那么它导致的长期危害也不容小觑。研究表明,如果睡眠时间长期达不到 7 个小时,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就会上升,例如糖尿病、癌症、心脏病、抑郁症和痴呆症。

均衡饮食,少看新闻,预防抑郁?

西班牙科学家开展了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不想因为社会问题而陷入焦虑和抑郁,最好的方法或许是保持健康的饮食,尽量少看不必要的新闻。另外,另外,定期锻炼、从事户外活动、适当休闲放松也同样对于预防抑郁症有益。反倒是,过去我们认为对于预防和缓解抑郁症的方法,比如与亲朋好友谈天说地,或者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却都收效甚微。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西班牙奥古斯特・皮・苏涅尔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华金・拉杜安(Joaquim Radua)对这一发现也比较谨慎。他认为,发现了相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因果关系。到底是均衡饮食和少看新闻缓解了人们的焦虑和抑郁,还是焦虑和抑郁缓解之后,人们更倾向于均衡饮食和少看新闻,仍需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

抑郁症的自我诊断可靠吗?

可以说,进行心理学诊断太负责了。即便是对训练有素的专业心理医生来说也是如此。因此,当你自己化身为充满热情的“心理医生”介入这个领域后,基本不会带来什么好结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些人可能自我诊断为抑郁症,然后持续对抗或者忽视自己非理性的负面情绪。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这样做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如果他们实际上得的是躁郁症呢?对于躁郁症患者来说,如果压抑一些非理性的负面情绪,比如自己做错事所带来的感觉,那患者只会变得更亢奋,躁郁症将会更严重。

不仅如此,我们的大脑固有的消极偏见(negativity bias)也会让我们偏爱最糟糕的状况,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本能地对消极或危险的可能性给予更多的注意力 ——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这样,如果你患有抑郁症这种最常见的心理疾病,那么你更有可能放大自己的消极偏见,所以更可能得出一个最糟糕的自我诊断,而这对治愈病症毫无帮助。

鸟叫和维生素 B 能缓解抑郁症状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开展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有时候,快乐其实很简单:看看小鸟,听听鸟叫,郁抑症状就可能得到改善。科学家利用手机 App 对欧美国家的 1300 多名志愿者做长期的问卷调查,他们发现,如果能看到鸟儿或是听到鸟叫,志愿者的心理状况就会很好,抑郁症的症状也有所缓解。

别看这项研究简单又轻松,但很有突破性:过去人们总是感性地认为,看见鸟儿、听见鸟叫能陶冶情操、改善情绪,从没有验证过在现实世界中,鸟类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

英国雷丁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招募了近 500 名年龄介于 18 到 58 岁之间的志愿者(其中有 265 人自称患有焦虑症,146 人自称患有抑郁症)。研究团队把志愿者分成 3 个小组,第一组每天服用 100mg 维生素 B 补充剂,第二组每天服用 1mg 维生素 B 补充剂,第三组每天服用安慰剂,实验为期一个月。实验期间,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志愿者的情绪变化。

研究发现,服用维生素 B 的志愿者声称,他们在服用补充剂之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程度有所下降。之所以维生素 B 能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症状,是它能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叫“γ-氨基丁酸”(GABA)的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能够抑制大脑中的神经冲动。目前,这项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而且维生素 B 的疗效有限,还不能替代药物。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704/628.htm]

本文标签
 {{tag}}
点了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