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情报姬 (ID:paperji),作者:Jynx
4202 年了,再度提起类狼人杀游戏难免让人有所唏嘘,作为桌游出身的狼人杀,在经历电子游戏移植改编后的前几年时间里可谓是风头无两。游戏本身带有的社交属性和节目效果在吸引大量玩家的同时,也让其收到了不少主播的青睐。
但热度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些游戏皆是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差不多的短命结局,他们大都无法长时间地保持热度,最终沦落到几乎完全消失在玩家视野中的地步。
就目前来说,曾经火爆全球的《Among us》,如今在 steam 日活榜上可以说是完全查无此人了。
不过二创的 amongus 小人作为二创文化还是在互联网留下了不少痕迹,最近还在 b 站上以某种诉说衷肠的形式刷屏,也算是对得起他曾经的热度,但说实话抽象成了这个鸟样一时间我是真没认出来。
两年前在国内火过一段时间的《Dread Hunger》更是在今年年初默默无闻的断了气,制作组直接停服跑路了。而剩下的玩家们在一切热度散去之后,围着《Dread Hunger》所遗留下的尸体建起了私服和组局用的 qq 群。
狼人杀从桌游中来,最终又回到了桌游中去。玩家们抱团建群,内部组局,与狼人杀一开始的样子别无二致,只不过互联网替代了那张桌子,桌子上的卡牌也变成了屏幕前的数据,玩家们自发的让类狼人杀游戏回归了最初那最适合它的样子,即小圈子里的熟人社交游戏。
像是刚才提到的《Dread Hunger》,甚至都有人直接制作了桌游版,放到了桌游模拟器里的创意工坊来供其他玩家游玩。
狼人杀是如此,那剧本杀呢?
同样是因为社交属性而爆火的桌游,剧本杀似乎一直走的都是线下门店的路子。到如今,剧本杀的热度已经有所冷却,线下门店的经营状况也大不如前,纵观剧本杀这几年来的历程,愿意换条赛道把剧本杀改编成游戏的人似乎少之又少,而部分改编自剧本杀的游戏热度也普遍不高。
而这款有着奇奇怪怪的名字的《我不背锅》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的狼人杀游戏多少算得上是昙花一现,虽然热度没长时间保持住,但好歹也是火过一段时间。而这游戏,直接返璞归真,你不是怕社交游戏环境差吗?这回房间列表匹配机制通通没有,火都火不起来,就不用担心大量玩家涌入导致环境变差了,因为没人也就压根没环境可言了。
《我不背锅》于 2023 年 9 月发售,是一款 1v5 的非公平对抗的策略派对游戏,通过一名玩家扮演地球制造各种天灾来与扮演人类阵营的 5 名玩家对抗,说是扮演地球,其实是扮演大西王,因为游戏机制要求你把地球上的人口清零才能走向胜利,也就是把人类图图光。
对于扮演地球的你来说,这款游戏就像是 p 社模拟器,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导致几千万几亿乃至十亿级别的人口凋零,同时还不带有 p 社玩家那种为实现最大利益的强目的性,说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但连遇到蝗虫都能死上五六十亿的人类文明要怎么威胁地球的生存?感觉更像是为图而图,有种混乱邪恶的美。
作为地球的你要花费自己的力量点数为人类制造各种各样的天灾,开局的时候会由你选择一次剧本来为接下来的对局奠定基调,而开局的这次选择也是你开销最大的一次,根据天灾的强度不同消耗的点数也不同,平均起来大致是 50 点,也就是一半左右。
目前有流感病毒、陨石、蝗灾、飓风以及太阳耀斑五个剧本,图里那个火山处于即将推出状态,说实话还是很难想象蝗灾到底要如何把人类人口直接清零。
(要是变成这样倒还说的过去)人类则分为了 5 个角色,由 5 名玩家分别扮演人类中的不同阵营,通力合作来与地球进行非公平对抗,理论上对局结束后只要人类人口不清零就算做人类阵营胜利,但阵营胜利只是人类玩家胜利的先决条件,人类玩家之间还要进行一次分数判定来决出胜利的一方。
这样的系统带来了人类玩家之间的互相猜忌,同一阵营下的大伙并非合作关系,而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表面上看游戏是 1v5,实际还是 1v1v1v1v1v1。
对局中每回合由地球和人类玩家轮流做出选择,地球玩家要计算自己的点数支出逐步的减少人类人口,人类玩家则要根据自己的角色针对天灾变化做出收益不同的选择,比如游戏中的工业界,面对天灾来临,你是要投机倒把搞垄断还是要体恤民众回馈社会?
对于人类玩家来说,想要选择增加人口应对天灾的选项就要降低自己的分数,反之亦然,即阵营利益与自身利益之间是冲突的,如果一味的让出自己的利益来帮助阵营获胜就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这样的机制设计让人类阵营的玩家充满了勾心斗角,面对灾难来临,作为人类阵营的一员到底该如何选择才能在保全自身的前提下度过天灾就是游戏的核心博弈点。
在某种程度上贴合实际的设计也为玩家的游玩过程提供了不少乐子,每回合结束后也会进行一次小结算来告知所有玩家谁是那个“内鬼”。
人类玩家也可以在回合过程中尝试与其他低分数玩家合作或者攻击高分数玩家,算是游戏过程中能够主动影响其他玩家分数的主要手段。
地球玩家也可以尝试挑动人类玩家之间产生内讧,通过每一次的选择来定向针对某个玩家,借而让其不得不在面对灾难时选择自保降低人口,或者利用游戏机制发动危机,强迫人类玩家牺牲自己的分数来平稳过渡,牺牲分数的越多用于对抗的点数就会越多。
但如果有人藏私导致最终加算的时候没达标的话,人口就可能会原地蒸发 10 个亿,暴毙这么多人,游戏对此也没啥合理解释,就说是危机,像这种设定细节不到位的情况多少都有点见怪不怪了,到底是个派对游戏,多少还是能容忍的。
某种程度上玩起来其实也有点像是明牌的狼人杀,不过鉴于制作组在游戏评论区表示他们参考的是剧本杀的模式,本文还是简单将其定义为类剧本杀游戏。
游戏在演出方面也算是颇具代入感,像是媒体的每次报道就都是真人演出的实拍镜头,而中心画面的地球也会根据灾难阶段的不同做出相应的演出变化,流感天灾的剧本下,演出就很像是多年前的瘟疫公司,太阳耀斑天灾也有着给到太阳风暴变化的剧本专属镜头。
但游戏内的把人口作为人类方血条进行增减变化的做法属实有点让人难绷,毕竟人口这东西大量减少多少还是有可能的,可大量增加是怎么做到的?制作组又没有做让其只减不增的数值平衡,这就导致游戏里会出现科学家为资本家提供时尚品牌销售渠道,然后人口原地猛爆两亿的诡异画面,多少有点出戏。
作为派对游戏来说,游戏在游玩过程中还是能给玩家带来不少乐子,类似于剧本杀的玩法也说的过去,但就如文章开头提到过的一样,这游戏组局的方式实在是怪,很难想象能有一款桌游改编游戏的联机玩法可以同时做到新颖和复古两点。
创新改革的同时又追求返璞归真,简直抽象。
游戏一进去就是这么个画面,没有匹配也没有房间列表,其他玩家需要手机浏览器扫描你屏幕上的二维码或者进入图上提供的链接输入房间号才能加入对局。
而对局的所有操作都需要在浏览器上面进行,电脑里的游戏进程就只是一个联网的播放器,用于提供关键信息。
这么做的好处是 6 个人可以只买 1 份游戏,除主机以外的其他人完全可以白嫖,而且理论上只要有一个可以联网的手机就可以进行游玩。
(非你回合时的信息量)但这只是理论上,这游戏除了主机以外其他人是看不见核心画面的,手机上的画面就只有在轮到你的时候会蹦出选项,除此之外的信息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以非线下形式参与的对局,主机必须要开个腾讯会议或者屏幕共享来保证其他玩家能正常游玩。
想要用手机操作的同时看着屏幕共享玩的舒服一点,那就只能坐在电脑前面拿着手机玩了,两个屏幕来回瞅,我是真有点顾不过来,有时候都意识不到轮到自己了,盯着电脑屏幕傻看。
说它创新是因为这路子我之前属实是闻所未闻,说它返璞归真则是因为这套设计几乎是为了线下游玩玩量身定做的。整个游戏从设计上来说完全就是依托于 steam 和 pc 端的桌游,再借着网络通过浏览器发牌。
更大的问题是,没有匹配机制和房间列表,我跟谁玩啊?你知道在非疫情时代凑出来 5 个有时间还愿意用俩屏幕玩游戏的哥们有多难吗?
官方看来也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联机群的群号直接给你贴 steam 简介里了。
但这作用属实不大,一个类剧本杀游戏,想要凑野人玩要先加群,然后主动发言结交陌生人,在 6 个陌生人一起响应的情况下相约同一时间进入 qq 语音聊天再由主机开启屏幕共享进行游戏,刨除屏幕共享的这一步,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下 FF14 团本,组的是零式固定队,人则是 nga 上找的。
但 ff14 游戏内也有招募列表啊,纯靠玩家社区交流组局算怎么个事啊?哪怕单纯作为熟人消遣用的派对游戏来说,之前提到的游玩过程也不可谓不复杂,而且 6 个人的人数要求属实也是有点高了。
而作为类剧本杀游戏,《我不背锅》也有着该类型游戏或其桌游本身的通病,它的可重复游玩性实在是有点低,几个对局下来就多少感觉有些腻了,内容就那么多,游戏评测去也有不少人呼吁多加几个剧本,同样成为了主播游戏的一招鲜。
去年发售的国产类剧本杀游戏《志怪者》也有着类似的问题,该游戏目前的差评也大都集中在剧本数量较少的问题上,毕竟已经玩过的剧本实在是很难再提供给玩家什么像样的乐趣了。
而带有狼人杀派对游戏要素的《我不背锅》,其实游戏体验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其他玩家来提供的,但复杂的组局方式又让玩家很难去与新玩家展开对局,哪怕是官群其实常玩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游戏在 3 月份更新了简体中文,还为游戏添加了简中的配音,得益于在国内的宣传,游戏也算是迎来了一小波热度,月在线峰值从 9 月的 30 人提高到了这个月的 118 人,在目前评测的语言类型里,中文也是占比最高的语言。
看来国人应该还算是蛮喜欢类剧本杀游戏的,但具体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开发还有待其他制作组去试水,但就已有类型来说,《我不背锅》走的这条路可能还是窄了点。
也许,在这 i 人和 incel 越来越多的全球社会趋势下,形似《我不背锅》的所有强调深度社交性和扮演性的人斗人游戏,也会从遍地黄金走向水土流失的境地吧。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765/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