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28 日消息,央视新闻昨日(11 月 27 日)发布视频,揭露了“先用后付”服务开通容易关闭难的问题,质疑这种方式可能侵犯了消费者选择权。
服务开通容易
IT之家援引央视新闻报道,不少消费者反映,网购时,系统默认的第一付款方式变成了“先用后付”,消费者一不留神手滑点击,就完成了“0 元”下单。
整个消费过程,既不需要刷脸,也不用输密码,听起来十分轻松便捷,甚至还有一些对网络使用并不熟练的中老年消费者,误以为这是一种网购平台的产品试用推广,直到点击确认收货按钮后,收到突如其来的扣款通知,才惊觉这项功能已经掏空了自己的钱包。
关闭困难
“先用后付”这类功能,因为被系统默认为首选支付方式,所以开通时往往轻而易举,甚至有些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开通了这项功能,不过关闭这项功能时却有点难,甚至给不少消费者带来了麻烦。
记者登录各平台发现,消费者如要关掉“先用后付”功能,一般要进“我的”再点击“设置”,找到类似“支付”或“钱包”选项后才能关闭。记者下单后立即尝试关闭该功能,系统会提示“存在履约中的订单暂无法关闭”,只能等待全部订单收货或售后结束,且在此期间不再下新单,才能关闭该功能。
在某投诉平台上,记者以“先用后付”作为关键词搜索,有 9000 余条投诉信息。默认开通、退货难、下单后随意改变价格、诱导分期付款等成为投诉“重灾区”。
“先用后付”可能存在哪些套路和风险?
“先用后付”是当前各大电商平台基于消费者个人信用登记而开发的一种支付功能,一般情况下,达到一定信用条件的消费者,被平台赋予 0 元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权限,并且允许用户在收到商品并确认满意后,再进行支付。
所以这一消费支付新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消费信贷模式,旨在降低用户决策门槛,实现快速下单转化。
这一新型支付模式有其简单便捷的优点,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暗藏套路和风险:
开通该功能的风险提示不足。一些平台将此项付款功能设置为默认优先项,但未在显著位置说明具体条款;
还有一些消费者反映后续想要关闭该功能却很难找到操作入口,并且必须等待所有订单完成或售后服务结束才能关闭;
消费者可能在不知情或无意识中增加额外的消费,从而产生过度消费的问题;
如果消费者未能按时完成支付,可能会产生逾期费用,并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专家:“先用后付”选择权应交给消费者
相关专家表示,“先用后付”“先享后付”这样的支付方式,本身无关好坏。不过,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先用后付”这类支付方式之所以引起消费者的不满,是因为购物平台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相关阅读: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813/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