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近发布了其汇编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全世界超过2.8万个物种正受到灭绝威胁。这份更新的名录评估了近10.6万个物种的灭绝风险,发现其中超过四分之一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这条巨大的吉它鱼被挂在渔船上。IUCN的红色濒危物种名录显示,吉他鱼正面临灭绝威胁
在这次更新中,105732个物种从最不受关注(几乎没有灭绝的风险)到极度濒危(灭绝的风险极高),再到灭绝(物种的最后个体已经灭绝)。
这个红色濒危物种名录的更新并没有带来很多好消息,据统计受灭绝威胁物种的总数达到28338种(占被评估物种的27%),并记录了自1500年以来873种物种的灭绝。
估计有100万种物种濒临灭绝,但世界上只有1%左右的动物、真菌和植物被正式列入IUCN的红色名单。随着对更多物种的评估,濒危物种的数量无疑会增加。
在这次更新中,来自世界各地的7000多个物种被添加到红色濒危名录中,包括501种澳大利亚物种,从蜻蜓到鱼类等。
由于水质下降、河流管理不善、土地清理、养分流失以及反复发生的干旱,澳大利亚短鳍鳗鱼(南安圭拉鳗)已被评估为濒临灭绝。
研究人员还首次对20种澳大利亚蜻蜓进行了评估,其中包括五种范围受限的物种,它们正受到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的威胁。
犀牛鳐的困境
彼得·凯恩(Peter Kyne)负责协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鲨鱼和鳐鱼红色名录的评估工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许多独特和奇怪的鱼类所处的困境,比如楔鱼和巨大的吉他鱼,它们统称为“犀牛鳐”。
从澳大利亚到东大西洋,这群外形类似鲨鱼的鳐鱼正濒临灭绝。所有六种巨型吉它鱼和十分之九的楔鱼都濒临绝种的威胁。
▲印度尼西亚拉贾安培的宽吻楔鱼
虽然犀牛鳐的数量在澳大利亚相对较多,但在整个印度-太平洋地区并非如此。在某些情况下,东大西洋山脉也并非如此。在那里,犀牛鳐受到了激烈的、不受管制的捕杀。
犀牛鳐的困境是由于过度捕捞鱼肉及其珍贵的鳍所致。犀牛鳐的肉经常在当地食用或交易,与其他鲨鱼、鳐鱼和硬骨鱼一样,是热带国家沿海民众生计和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犀牛鳐的鱼翅还在国际上进行交易,以满足鱼翅汤的需求。犀牛鳐的“白鳍”非常珍贵,每公斤可以卖到近1000美元。这种高价值的身体部位贸易使得犀牛鳐不仅仅是名义上的“犀牛”。
特别是两个物种可能非常接近灭绝,即来自印度马来群岛的小丑楔鱼(Rhynchobatus cooki),它在过去20多年里只出现过一次。当时一名当地研究人员在新加坡的一个鱼市拍下了一具小丑楔鱼的死亡标本。
假鲨鳐(Rhynchorhina mauritaniensis)只在西非毛里塔尼亚的一个地方被发现。捕捞的增加可能已经对这种鱼类造成了严重威胁,毛里塔尼亚的小型渔船数量从1950年的125艘增加到2005年的近4000艘。
▲马来西亚Kota Kinabalu鱼市的宽吻楔鱼
这种不断上升的捕捞压力也出现在印度-西太平洋的热带国家,那里发现了最多的犀牛鳐。
有效的犀牛鳐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协调一致的措施:国家物种保护、栖息地管理、减少副渔获物以及国际贸易限制等。然而,这些都不是快速简单的解决方案,所有这些都将取决于有效的法律执行和遵守。
拯救犀牛鳐所面临的挑战表明,应对当前的灭绝危机是一项更艰巨的任务。但无所作为的代价更大: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丧失,最终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将会崩溃。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436/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