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  普罗旺斯
  • 自由职业
  • 写了309,679,512字

该文章投稿至Nemo社区   资讯  板块 复制链接


柳传志卸任:我战胜困难不计其数,这辈子太值

发布于 2019/12/17 08:34 628浏览 0回复 6,216

“我自己不畏惧死亡,因为我已经很值了,但是我很注重健康,我希望在联想需要我的时候我能够起到作用,我希望给家人和朋友带来欢乐,我还要努力练好高尔夫球,我还有很多想看而没空看的书、电影、电视剧,我还想学太极拳,再有时间我还想学唱歌……”

——柳传志2014年公益演讲


一个半月前,换了“江湖”的马云去了趟日本。

在一间禅意风格的日式庭院中,马云见到了“偶像”柳传志——今年9月,已75岁高龄的柳传志因身体原因赴日本修养,期间探望者也绝非马云一人。

有人曾指出,要论身价,柳传志恐怕逊于多数当红企业家,甚至不及马云的四百分之一。为何他备受尊重?

殊不知,身价只是个表面象征。

1984年至今,太多企业家拥有过这种“象征”,却又消失在时代浪潮中。

回看中国商界35年,能挺立潮头者屈指可数,柳传志是其中之一。

开创、认可、满足、名誉、指责、争议、谩骂、憎恨……再多的词汇都难以勾勒他的商业生涯。

在他退休之际,不可否认的是:

他是改革第一代弄潮儿;

是联想商业故事的领路者;

是马云偶像、雷军恩人、王健林大哥;

更是中国经济腾飞30年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

身经百战、归隐幕后、江湖不老、地位犹在。

1、“老头不管”

简单几句话,颠覆了对这位老企业家的认知,甚至“看”到了他可爱的一面。

大约两年前,柳传志在美国养病旗舰有一次越洋电话采访。

在谈及热点事件时,电话那头的语气虽然缓和,但时常一针见血、直指要害。采访尾声聊到了移动互联网,严肃的氛围却突然轻松起来,“这个我得好好说说,打长途,贵,你也用微信吧?那个打起来是真方便,还免费,还有那个移动支付……中国在这些方面确实走在了前面……”

简单几句话,颠覆了对这位老企业家的认知,甚至“看”到了他可爱的一面。

的确,在归隐幕后的这几年,柳传志的生活轻松自在了不少。

一位接近柳的人士习惯称他为“老头”,该人士透露,老头这两年很少插手公司事务,“他把自己定位为参谋,比如搞投资,你告诉他什么可能会成为风口,他愿意帮你从大环境中把控方向,提示利弊、敲敲警钟,但具体投哪家?投还是不投?老头不管”。

正如马云承认不懂技术,柳传志也在内部多次坦言:商界瞬息万变,自己的步伐已相对缓慢,虽在不断学习与思考,但决策权终究要交给年轻一代。

“更多的时间在陪家人,每周老头大概会来公司一两趟,下属们会把事务压缩,集中在他办公日统一处理”,该人士说,即便开最重要的董事会,老头更多时候都是在倾听,“开会时如果你不认识他,你可能猜他只是个顾问,绝不会认为他是主席(笑)”。

之所以如此坦然,得益于柳传志多年培养的领军人物:杨元庆、朱立南、赵令欢、宁旻、陈绍鹏、李蓬……这些人各个独当一面。“老头”的轻松,也是必然。

2008年,柳传志接受新浪科技专访

除了当“参谋”,柳传志还有个相对繁重的“任务”——定期接受采访。他更愿将自己的见闻与理念广泛传播,激发和鞭策企业家精神。不过,有些陈年旧事他回答了上百遍,自己都感到乏味。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他可能更喜欢接受年轻记者的采访,“就跟爷爷向晚辈讲故事一样,他会有耐心,也会抒发一些新的情感”。

与年轻人共事,了解年轻人想法,是柳传志近些年的爱好之一。

他甚至喜欢读网络小说,追追神剧,偶尔还与网友们扎堆神聊,“听说他喜欢看高晓松的脱口秀,很长见识。还和高晓松私下约了饭,边吃边探讨节目里的观点,很有意思”。

《南方人物周刊》此前报道,柳传志以前喜欢竞争性的体育运动,比如打高尔夫球来督促自己保持进取的心态。近些年竟喜欢上更具思考性的德扑,时常组聚,还与马云交手,双方各带一队,现场PK。

2、九死一生

怡然自得、淡泊名利、和蔼可亲,这些可谓柳传志后半生的真实写照。但究其前半生,性子急、脾气大、敢于开拓又擅使手腕,另一个柳传志又渐渐“浮现”。

时间倒回至1984年。

这一年,柳传志40岁,工资只有78元,一家7口人挤在一间12平米的小屋中,而这间小屋还是自行车棚改造的。

不惑之年,还在中科院闷头搞研究的柳传志“憋得不行”。他曾总结说,“我可以忍受清贫,但不能忍受自己碌碌无为、虚度时光”。

恰巧这一年,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会见日本代表团时谈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所以,中国决心打开国门,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关村的一间传达室,联想在此创业起步

这一年的10月17日,柳传志和11名同事在北京中关村科学院南路2号计算所的传达室里,创办了联想公司的前身。

从这天起,他把大家投身到一个未知的领域中:

搞研究?可能略知一二;

办企业?根本一无所知。

很快,他就为自己的“无知”交了学费:最初起家的20万本钱,半年的时间被人骗走了14万。

跌跌撞撞中,联想吃力前行。3年多后,命运眷顾了他。汉卡,成为联想的第一桶金。

1988年,电脑刚刚兴起且售价不菲,柳传志发现在香港进口电脑要远低于内地售价,于是他建立了香港联想,并借助各种关系,拿到了美国AST电脑的总代理。

可是,当时内地电脑市场已经有三四个美国品牌,AST电脑并无优势。于是,他带人给AST电脑装配了联想汉字系统,此举成为了内地“英文盲”的福音。很快,AST电脑在中国市场上脱销,联想盈利暴涨。

80年代的柳传志

联想进阶,面临选择。

在国产品牌毫无胜算的情况下,柳传志决定克服阻力,做自主品牌。

1989年年初,联想集团在海淀影剧院召开了成立大会。他在会上大声宣布,联想已拥有360名员工和16个国内外子公司以及研发培训中心等,这家从中关村成长的企业,已经成为一家外向型计算机集团。

话音落,众人心潮澎湃,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

可惜,属于联想的“新时代”还未开启,就提早落幕了。

同一年,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产品质量欠佳,导致资金积压,香港联想的亏损持续加剧。网传,当年年底柳传志做了阶段性总结,并提出“瞎子背瘸子”的产业发展策略。所谓“瞎子背瘸子”,即优势互补。当时香港联想是3家公司合资,之所以成功,是因综合了3家公司优势因素——导远公司熟悉当地和欧美市场,有长期海外贸易经验;中国技术转让公司能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和稳定的贷款来源;联想计算所公司可提供技术和工程师。这也为联想未来出海打下了基础。

转机来自于1990年的官员考察。这批官员肯定了联想的能力,并颁发了生产许可证,联想可以生产自销系列微机,第一台自有品牌电脑诞生。

1993年,由于中国关税降低,国外电脑品牌IBM、AST、戴尔等大举进入中国,联想品牌受挫。柳传志进行了内部大调整,换上了当时还不到30岁的杨元庆,承担自主品牌重任。

联想香港上市

次年,联想香港上市,这也是柳传志提出的战略部署之一。根据当日香港股市记录,公司售出1.68亿股,每股1.33元,市盈率为13.8倍,超额认购数量达到409倍,香港联想的市值达到8.28亿港币。

3、三次抉择

一定意义上,联想集团的兴衰决定着柳传志的成败。即使再度出山,也要力挽颓势。

2000年后,摆在柳传志面前的有三次抉择。

这一年,联想分拆成功,分别成立了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他意识到,公司必须要走多元化道路。于是,杨元庆成为了联想新的掌舵者。

余下几年,联想腹背受敌: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增长形势缓慢且竞争尤为激烈,低端在血拼价格,高端有欧美日大厂把守,无法撼动。

反观联想,既不能把控成本,又没有雄厚的研发实力,不上不下,甚是为难。

久而久之,联想的路越走越窄,“曲线救国”的唯一方式是:走出去。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2004年,联想上演“蛇吞象”,将互联网巨头IBM的PC业务成功收购。柳传志多次肯定了该事件的意义,并将其定义为“成功”。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中国尚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吞掉国际巨头,联想算是先行者。

实际上,早在2001年,IBM公司就给联想抛出了橄榄枝,但收购之举遭到了管理层的否决。据悉,管理层给出了“铁的事实”和“致命风险”的回应:前者是“在全世界并购案例中成功的只占25%”,后者则是“联想一旦购并失败,面临的不仅是伤筋动骨,而是粉身碎骨”。

柳传志是明白人。即便没有前车之鉴,他也在暗中推动着这次收购。经过三年的推敲与论证,IBM PC业务被收购完成。

在杨元庆的掌舵下,新联想继续杨帆。

可惜机不逢时。2008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全球重组计划耗费巨额资金,联想集团全年亏损2.26亿美元,成为公司成立25年来最大的一次亏损。

“世界金融危机只是导火索罢了”,已退隐幕后的柳传志发声了。他说,真正的原因是在收购IBM PC业务之后,出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企业管理问题,“IBM员工喝矿泉水,穿西装和吃低热量饮食。联想公司员工则喜欢喝鱼头汤,穿开领衬衣和抽烟。生活习惯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行事作风和看问题的角度”。

他十分清楚,若处理不好员工的关系,也就处理不好中国人与世界的关系,“企业迟早要完蛋”。

2009年2月,柳传志不得不再次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重新担任总裁。“柳杨组合”力挽狂澜,联想经历了3个季度的连续亏损后,扭亏为盈。2011年年底,柳传志看战局稳定,决定再次功成身退,把帅印又交给了杨元庆。

联想控股在香港上市

退后的柳传志决心再打一仗: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

2013年,他还经历了一场舆论风波。那一次,他在企业家团体内部提出“在商言商”,迅速引起热议,甚至出现了众多质疑的声音。在公众心目中,他的中国企业家领袖的形象一下子变成了商人,“只是一个商人”。

“我从来没想过当什么领袖。正好,我非常愿意回到商人的位置”,面对质疑,柳传志淡然回应,“但凡是影响到企业,危害了企业或者是危害到员工的利益,那我就不说了,这就是在商言商”。

两年后的6月29日,柳传志再一次站在了香港交易所,这次他为联想控股敲钟,一个全新的时代来临。

4、最后一战

联想,从一个20万起家的中关村小公司,到如今的世界500强,今天看来轻描淡写,很多纠葛难以厘清,也不必深究。

联想控股上市后,柳传志把总司令和总设计师的位置交给了朱立南,将自己定位为参谋,甚至是“演员”。

他坦言,在一些问题上会给出一些建议,但不会指手画脚,一些对外工作他会出面,犹如一个“演员”。

“联想的舵手必须有主人翁意识,朱立南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合适的”,柳传志曾评价道,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舵手。相对而言,他对职业经理人比较排斥。联想集团在2008年的危机,主要是职业经理人的一些短期行为造成的。

柳传志与朱立南

联想控股的舵手朱立南,是与柳传志并肩作战多年的老将。2000年前后,朱就获得过柳的赏识,“朱立南在集中集体智慧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能够把很多事情分析得很清楚”。

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此前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评价道,“柳传志、朱立南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联想系的文化是高度一致的,核心价值观也是高度一致的,求实、进取、创新。所谓的求实就是实事求是,说到做到,想清楚再承诺,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这是最核心的一条基础。你不符合这条,在这个体系就活不下去”。

所以,纵观联想人才储备,无论是集团还是控股,都不是柳传志自家的家族企业,而是“柳派门生”传承的家族企业,由柳传志一手栽培、多重考验、获得认可的门徒传承。

柳传志再度出山,就发生在去年,这或许是他的最后一战。

2018年5月16日,一封由柳传志和杨元庆、朱立南联合发布的声明引人注目:“联想不能容许有人泼脏水,甚至冠以“卖国”的帽子”。

5月初,一场发生在2年前3GPP会议上的投票被旧事重提,这次投票事关全球移动通信5G编码标准。有网文称,在3GPP举办的一次有关5G标准的会议记录中,同为中国企业的中兴支持华为,但联想却投票给了外企高通。

期间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断冒出“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联想站队高通,导致华为以微弱差距输了”、“联想坑同胞”、“联想卖国”等指责。

柳传志与杨元庆

柳传志在声明中呼吁:联想全体同仁“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打赢这场联想荣誉保卫战!”他还发布了一段音频,严厉谴责了事件的幕后操纵者:“联想的兄弟姐妹们,到了我们挺身站出来的时候了!朗朗乾坤,如果几万名员工都不能让正气自保,我们还办什么企业?我们就是一群窝囊废!”

…………

如今事件早已平息,联想也已走过拐点,柳传志又恢复了他看似安逸的生活。

今年7月,他在谈及退休话题时表示,“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理想的状态是担任联想控股的名誉董事长,公司在战略上有大的问题,我只是知道一下,只看年轻人最后做的结果,这,才是老头真正该做的事”。

5、一番感悟

不管是在对大环境的把握,还是在为人处世韬略、管理思想及用人心得等方面,柳传志都保持着谨慎和脱俗的智慧。

几年前,柳传志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回忆了多年心境,并为创业者敲响警钟。

“创业态度上,我相信一句话——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尽量先把事想清楚,知道水深水浅后再考虑创业。未必马上要做,通过一段时间,沉淀最初的想法,把事情想明白后,坚决去做,不要动摇。企业做战略决策也是这样,事前把情况反复想好,再去坚决执行,而一旦动摇,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比方过去的火车站电话因为线少,总是忙,要想打通就不停地拨,但前提条件是把号码拨对,然后下决心,最终能拨进去。”

“立大志,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立大志。我女儿曾问我愿意做大树还是做小草,我说我当然愿意做大树。小草甘于默默奉献值得肯定,但整个社会是大树在推动前进。历史创造英雄,有时也是英雄创造了历史。我也见过一些人,心胸很大,但能力不够,也很痛苦。因此每个人首先要看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

“企业创业过程中,仅有奋斗与受累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备其他条件,比如素质、天赋、机会。要明确哪些事果断要做,哪些事果断不能做。我建议创业的学生,将宏大的目标分成若干个阶段。人生要先设立一个目标,经过努力完成后,再设立另一个目标,继续努力。人正是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成功。千万别拿长跑当短跑,长跑开始时宁可慢一点,适当地分配体力,在最后关头冲刺。假如一开始就拼命领跑,以求获得喝彩,也许未到终点就已趴下。”

“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持久成功,最根本的,要靠企业家自身的品质。企业家自身需要具备三种素质,一是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这是首要条件。成功企业家创业过程中,没有一个不是跌跌碰碰、走很多弯路、受许多挫折的。第二是企业家的学习能力。环境不断在变,需要不停调整战略,这要求很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30%来自书本,更多的一部分应该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第三是企业家的情商,要有宽阔的胸怀,能容忍、会用人、能让利。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很好地建立起来。这三条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如果加上机遇等其他因素,企业会走得更远。”

结语:

柳传志这一代人,理想、信念和责任,比天大。

35年,他几度出山挽救联想,“最后一战”后要想为自己而活。

18日下午,联想控股将正式宣布柳传志退休的消息,一个时代就此谢幕。

他曾直言:“我自己觉得这辈子就是太值,我战胜了不计其数的困难和挑战,我生活在中国历史时代的拐点上,我衷心的希望,能够活着看到中国全方位成为世界上最受尊重的国家”。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463/346.htm]

本文标签
 {{tag}}
点了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