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短信广告信息公司利用中国电信的全网短信通道发送垃圾短信。
根据央视的调查报道,东莞电信、广州电信、上海电信、随州电信等中国电信省市公司为了增加收入,都在为垃圾短信的发送提供各种便利。
“一个月发1亿都可以,没有限制,你能发多少发多少。为了提高垃圾短信到达率,防止垃圾短信被其他运营商拦截,电信公司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号码池,号码池里储备了几万,甚至十几万个限制的小灵通号码。”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前去暗访调查的记者。
针对315晚会曝光东莞电信、广州电信、上海电信、随州电信等中国电信省公司为垃圾短信的发送提供便利一事,中国电信回应称,已对曝光涉及的违反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的基层企业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在全集团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
然而垃圾短信依然持续泛滥。
2014年的央视3·15晚会又曝光了垃圾短信车这种产品。这种短信发送设备极其简单可靠,可以放置在普通轿车内,随时随地可随意向周边手机用户发送信息。专业名称叫做移动小区定位短信设备车。
虽然小巧,但是它却能自动搜集半径500米至5公里范围内所有开机的移动、联通手机号码,无空隙覆盖发送预先编辑好的短信,每小时最多可发送4万条,并且发完就走,安全可靠。
推销人员对暗访调查的记者当场展示群发效果。很快,这位推销人员通过电话指挥附近的同伴,5分钟后,“一条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的短信就发到了记者手机上。记者随后还随机询问此时路过的行人,都表示收到了这条短信。
时至今日,垃圾短信已经发展为一条庞大且成熟的产业链。包括iPhone特有的iMessage功能在内,都成为垃圾短信泛滥的重灾区。
垃圾短信屡禁不绝是因为有收益
在2012年的央视3·15晚会之后,垃圾短信依然屡禁不绝。
2013年12月20日,央视《新闻1+1》再次关注垃圾短信,播出节目“垃圾短信该彻底治治了”,揭秘垃圾短信产业链。
该报道称,三大运营商旗下的106号段开头短信,成为垃圾短信的重灾区,仅2013年前三季度,垃圾短信就可能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带来几十亿元的收入。
央视《新闻1+1》援引《经济参考报》的调查数据称,2013年1月至9月,中国的移动短信息业务量约6970.4亿条,据有关部门的估算,垃圾短信约占全部短信量20%左右。据此计算,仅2013年前三季度,垃圾短信就可能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带来几十亿元的收入。
短信业务曾经是三大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随着微信等社交工具的日益普及,短信的业务量自2012年之后就逐年下滑。
根据中国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手机用户共发送9000亿条短信。这是中国短信数量的高峰。此后中国手机用户发送的短信数量开始下降,而且降幅越来越大。
2013年,中国短信数量年降幅1%;2014年,短信数量下降了14%;2015年,短信数量已经下降至6992亿条。
正因为如此,运营商的短信业务逐渐将重心转移到企业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各类入口的认证服务等。获得端口资质的SP服务商可以向手机用户发送各种短信,运营商负责对其进行管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获得资质的商家则会转包给其它没有资质的企业群发短信,而公众手机收到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他们的广告信息。这种业务层层转包带来了很多参差不齐的小服务商,加剧了垃圾短信的泛滥。
每个用户几乎都收到过垃圾信息
许多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只要是在网上使用过手机号码进行账号注册,都被垃圾短信折磨过。“每天接收的垃圾短信比正常短信还多”,用户抱怨垃圾短信的背后则是个人信息被泄露甚至被贩卖。一位大学生曾经大吐苦水称连续多日收到“孩子偏科,苦学没效果?初三高三3个月提200分”的培训广告。
垃圾短信不仅仅不分用户群体,发送时间也是不分白天和深夜。很多用户早上醒来都能看到一大堆未读短信,这些短信的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公司代开正轨发飘、huo到付kuan”,“代开发票”、“你在邮局有未领取的包裹”等等。
这些垃圾短信多是以106号段开头,而按照相关规定,106开头短信号段只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才能够使用,但是这专属三大运营商的特定号段。正是因为如此,106几乎成了垃圾短信的代名词。
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的姜奇平表示,在点对点的短信息减少的情况下,总的短信量增加,相对应的垃圾短信已经超过了一半以上,反映出以端口类发送的垃圾短信,已经成为垃圾短信的主要来源。垃圾短信呈现批量化和规模化的趋势,明显的背后受到有组织的产业链的支持。
从个人信息被泄漏的情况来看,有许多都来自于运营商的信息,包括上网登录留下的信息。贩卖这些信息已经形成产业,形成了有组织的推进的情况。
从此形成了一条从运营商到SP服务商,从个人信息采集到贩卖,从企业到个人用户的垃圾短信产业链。
如今,采用106号段的进行短信营销模式依然存在。凤凰网科技致电短信营销服务提供商敬钰科技了解时,对方告诉凤凰网科技,自己的平台做验证码、短信营销业务,其中营销短信的到达率90%以上,验证码短信的售价为1万条450元,最低价格可降至3分钱1条;营销内容类短信价格为1万条500多块钱,比验证码短信稍贵。
垃圾短信会如同病毒一样,持续存在。在这其中,iPhone用户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要收到来自运营商的垃圾短信之外,本身具有的iMessage功能,也成为垃圾短信的又一个来源。
iMessage背后的国际垃圾短信产业链
如果说三大运营商的垃圾短信是国内的企业针对国内的用户,那iMessage则帮助全球企业触达中国用户了。
iMessage功能是iPhone手机独有的即时通讯软件,使用流量互通,不用通过电信运营商发送短信。但这如今也成为iPhone用户的“噩梦”,因为垃圾信息几乎从iMessage诞生之日起就没停过。
因为,iMessage比起短信的具有的优势,值得这些地下团队冒风险。
苹果公司产品之间可以通过iMessage来免费互发文字、图片和视频,这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短信、彩信业务不同,是“独立封闭”的。进而成为一个被钻营的漏洞,一些公司或者个人借此通过iMessage来发布广告,以此牟利。
“虽然iMessage的垃圾短信这两年的确少了点,但博彩相关的内容依然是主流,也经常见。”一位iPhone用户李维告诉凤凰网科技,除此以外,他也能偶尔收到“超A货仿制名牌”等信息。
iMessage垃圾短信虽然少了但依然还在
iMessage出现的垃圾信息,以博彩类内容居多,这也是iMessage背后国际垃圾短信产业链的一环。因为澳门特区政府尚未给当地博彩企业发放网络牌照,很多上市的国际博彩企业也严禁进入中国内地。这些进行iMessage推广的、用户在网上能见到的所谓“博彩公司”,大多只是网络博彩平台。
而这些垃圾信息的背后,是违法赌博公司的一整套产业链。平台建设、网页设计、客服、提款、垃圾信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利益链条。
为何iPhone用户还会收到垃圾短信,这跟个人信息被泄露也有很大的关系。购买者可以凭借这些信息向目标用户的账号发送iMessage信息。
此前还有专门的模拟请求软件可以批量发送iMessage信息,也可以直接通过苹果设备,比如电脑、手机等发送。
市场上还有专门针对iPhone用户发送iMessage信息的设备,并且打包用户信息一起出售。此前有媒体深入调查发现,7800块的设备一天能发10万条,9800块的一天能发30万条,最高的13800块一台,每天最多能群发50万条。买机器还能获赠苹果ID的数据库一年的使用权。
低成本和定向性强,是iMessage推广成为主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源头阻止平台责任不容逃避
垃圾短信的存在,背后利益驱动是根本的原因。虽然这些年监管力度加大,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实际结果来看,垃圾信息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随着垃圾短信产业链的完整,想要在通路中切断垃圾短信的传播已经很困难,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从源头切断。
2018年7月30日,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决定自2018年7月起到2019年12月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半的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同时也把针对垃圾短信的整治列入工作重点。
作为平台方,苹果公司的责任不容回避。苹果平台有责任采取措施,在主动防范用户隐私信息数据不被泄露和非法利用的同时,加强对垃圾信息进行过滤,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并减少非法营销信息对用户的骚扰。
作为通信服务的提供商,三大运营商也应该提升SP短信服务提供商的准入门槛,扩大短信内容的审核范围,提升内容审核质量,对于违规的服务商从重处罚。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苹果一直的确都在进行尝试。敬钰科技的客服人员告诉凤凰网科技,现在他们做不了iMessage了,因为从2018年开始苹果对于利用iMessage发垃圾营销信息的行为查得非常严格,只有一些团队在偷偷做,如果真的需要也是可以找到的。
作为用户,除了收到iMessage垃圾短信后举报账号之外,还可以主动屏蔽的方式过滤垃圾短信。凤凰网科技就此致电苹果客服,客服表示,可以在“设置”中的“短信”打开“过滤未知发件人”,开启后可以过滤一些垃圾信息。
用户也可以自行设置屏蔽iMessage的垃圾短信地址
此外,iMessage垃圾短信大部分是通过用户的邮箱地址发送,用户可以关闭邮箱的收发方式,只保留电话号码。
随着微信等即时社交软件已经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短信对于用户的吸引力越来越低。但短信却成为了商家营销的工具之一,真正的好友之间通过短信交流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垃圾短信两次登上央视3·15晚会,也足以说明垃圾短信已经成为用户体验智能科技生活的烦恼。要解决这个烦恼,就需要运营商、平台以及用户的合作,把垃圾短信的源头、通路和触达都切断。
写在最后
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315晚会延迟举办,今年是央视315晚会走过的第三十个年头。晚会的主题也从“务实、尝试、诚信”,到“共治共享、放心消费”。三十年来,它曝光着一个个的品牌和一桩桩的肮脏,其中也不乏高科技、互联网企业。
其中,有些企业已经倒闭,成为无数的失败创业项目之一;有些则贱卖家产,跻身巨头;有些则经历过至暗时刻,走上“巅峰”。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477/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