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3 月 24 日消息,一个由 150 多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历经 5 年时间,在北京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空气污染实地调查活动,利用新型观测技术和模型对北京市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健康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中英顶尖科学家团队共同研究了北京空气污染状况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发表了最终报告。
他们发现:
1。北京的空气质量在过去几年中的显著改善归功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所导致的污染物减排。
2。北京市中心主要空气污染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黑碳等)的实测排放通量远低于此前估算的排放量,但在 2016 和 2017 年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仍相对较高,表明它们主要来自非本地源。
3。中国农村生活能源的清洁化转型降低了环境 PM2.5 的水平,但 2012 年农村生活源固体燃料对大气 PM2.5 年均浓度的贡献仍高达 20% 左右。
4。北京市中心以外的生物质和燃煤产生的 PM2.5 通过长距离输送影响北京市区的空气质量。
5。夏季有时臭氧污染较重;除非对主要的 VOC 排放进行调控,否则未来可能随着氮氧化物和 PM2.5 污染的改善而恶化。
6。削减氨气排放可以显著降低北京市 PM2.5 浓度。
7。当空气污染水平明显上升时,市民的心理健康开始受到影响。净化空气可改善市民的身心健康。
作为中英研究与创新合作基金的一部分,中国超大城市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APHH)中英联合研究计划(APHH-Beijing)由英国自然环境理事会(NERC)、医学研究理事会(MRC)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联合资助。
APHH-Beijing 研究计划中最大的子课题 AIRPOLL 的英国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来自伯明翰大学的 Roy Harrison 教授表示,“空气污染对许多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我们证实,北京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了显著改善是由减排而不是气象因素导致的,但空气污染程度仍高于世卫组织建议的水平,影响了 2000 多万人的健康和幸福指数。我们在北京的测量工作让我们对北京的空气污染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例如污染源排放和污染特征等。这又使我们能够向政策制定者提出建议,帮助他们做出降低北京及中国其他城市空气污染水平的决策。”
在更广泛的项目中,研究人员还发现,食用油排放是北京细颗粒物的来源之一。这表明,北京可能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该本地污染源。此外,他们还表明,道路交通不是一次排放 PM2.5 的主要来源,但仍然是氮氧化物的重要来源。研究还发现,由于居民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等原因,郊区和农村居民的空气污染个人暴露远高于北京市中心地区。
APHH-Beijing 研究计划的科学协调人、来自伯明翰大学的时宗波教授表示,“APHH-Beijing 研究计划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现场观测实验,分别在北京市中心和农村地区同时采集了关于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健康效应、社会、经济和行为信息的庞大数据集。分析这个丰富的数据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排放、化学和气象如何相互作用,以确定冬季雾霾事件和夏季烟雾期间的污染成因,并评估它们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该计划加强了中英合作,促进了对青年科学家的培训,也取得新的科学认识和大型国际合作的经验,实现了中英双方的互利共赢,并提出了有助于公民采取个人行动来降低空气污染暴露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的建议。”
科学家们使用一系列高科技设备在北京市中心测量了空气污染状况和成因,包括在大气物理研究所(IAP)325 米的气象塔上测量城市上空不同高度的污染成分和浓度变化。
英国自然环境理事会(NERC)健康环境部主任 Caroline Culshaw 博士评论道,“空气污染是全球许多城市的一个严重问题,对健康和经济有重大影响。该报告是近五年工作的结晶,重点介绍了该研究计划取得的新科学认识以及减少污染和改善健康的实用方法。APHH-Beijing 研究计划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是国际合作研究的一个典型范例。它还展示了跨越环境和医学科学的大规模国际合作的优势,以应对全球挑战。”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541/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