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 加入社区2,199天
  • 写了311,246,972字

该文章投稿至Nemo社区   资讯  板块 复制链接


10% 渗透率达成,新能源车是否正在迎来 iPhone 时刻

发布于 2021/04/17 12:50 453浏览 0回复 4,124

造车为什么这么热?10% 的渗透率给出答案,新能源汽车迎来「iPhone 时刻」,不造就来不及了。

「我们只想为米粉们,造一辆好车。」雷军在台上一度哽咽。

两周之前,雷军在小米的「米粉节」上正式公布了公司进军造车的消息。对于「人生最后一次创业」,雷军感慨良多。「首战即决战」,已达知天命的雷军压上了小米和自己的全部。

在雷军决心背后,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刚刚刷新,一个接近 10% 的拐点来了。

同一时间,有消息透露,号称「绝不造车」的滴滴公司已经开启造车项目,并且开始从各大车厂挖人。

加上此前已经多次曝光的苹果、百度、阿里、华为等公司参与新能源车的消息,一夜之间,所有科技行业的「字头」公司,都开启了造车之旅。

巨头扎堆造车的背后,都与一个神秘数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数据显示,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551 万辆,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 6.21%。乘联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为 8.6%,3 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 10.5%,是中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汽车销量占比首次在单月占比超过 10%。

行业经验显示,当渗透率在接近 10% 的时候,该品类将进入占领市场的快车道。新能源车接近 10% 的渗透率已经来临,那么拐点到了吗?

起步期迈入上升期,渗透率意味着什么?

4 月 6 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截至 2021 年 3 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551 万辆。

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 46.6 万辆,与 2020 年同期相比增加 34.8 万辆,增长 295.20%;与 2019 年一季度相比增加 21.6 万辆,增长 86.76%。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 6.21%。

新能源汽车增量连续三年超过 100 万辆,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

国家制定的渗透率目标也预示着未来的市场空间。2020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的通知指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 左右。

与 20% 的目标对应,新规划后的一季度的数据中,就有一个颇为值得注意的数字,「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 6.21%。」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解读到,「快了,就快进入上升期了。」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 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为 8.6%,3 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 10.5%,较 2020 年 5.8% 的渗透率提升明显。且 3 月,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达到 20.5%。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2021 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将到 200 万辆。

从相关历史经验来看,当渗透率在接近 10% 的时候,该品类将进入占领市场的快车道。例如智能手机渗透率、移动支付渗透率等历史经验。

严谨来讲,10% 左右的渗透率数据中,包含了新能源汽车各个品类和级别的产品。如果仅将具有更高讨论价值的车型,定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的新型「智能化汽车」品类,其渗透率应低于全品类数据。

不过这一点从数据来看,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也丝毫不弱。近几个月,微型乘用车 A00 级和中档乘用车 B 级销量快速拉升,目前市场呈现高低两端车型各占大头的趋势。3 月,B 级电动车达 5.2 万辆,份额 31%;A00 级批发销量 6.7 万,份额达到纯电动的 40%。

3 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由 A00 级电动车五菱宏光 MINI EV 继续夺得,销量为 29,413 辆。紧随其后的便是 B 级别的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分别为 25,327 辆 10,151 辆。

整体来看,中高端车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有较重的占有率,新能源汽车整体在乘用车市场中已有接近 10% 的渗透率,这似乎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能看到前方一个拐点的身影。

复盘智能手机的渗透率曲线,根据东北证券研报数据,2007 年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首次跨过 10%,然后迅速在 2010 年达到 20%,到 2015 年达到了 70%,用了 8 年时间。

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已经有同样的模型。当前挪威的汽车市场电动化率最高,2014 年首次突破 10%,随后猛增在 2020 年达到 71%。6 年实现 10% 到 70%,与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趋势如出一辙。

产业增长 S 曲线描述了渗透率与行业增长速度的关系。

在 1%-10% 兴起期,随着技术成熟,成本大规模下降,不断有新玩家进来跟随先行者,目前各玩家进入赛道的国内市场便是如此。跨越 10% 则进入成长期,该阶段渗透率快速提升。国内目前整体还在兴起期,但离跨过 10% 的关键节点已经越来越近。

当下市场上,各个车企的产销数据也颇为亮眼,市场在扎实快速增长。

特斯拉一季度在全球生产超过 18 万辆汽车,交付近 18.5 万辆汽,创下新高。比亚迪 1-3 月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 55619 辆,同比增长 149.22%,累计销量为 54751 辆,同比增长 146.72%。

新造车三强中,蔚来交付 7,257 辆,同比增长 373.4%,环比增长 30.1%;小鹏交付 5,102 辆,同比增长 383.6%,环比增长 129.5%;理想交付 4,900 辆,同比增长 238.6%,环比增长 113.0%。

可以看到,一季度新能源车企造车整体高速增长延续,剔除去年同期部分程度受疫情影响因素,整体销量表现仍然能打。

新能源车的超级红利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对当前新能源车行业持乐观态度。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常务会长、新能源汽车专委会会长李金勇在 2020 年年底发言,也把 2021 年的数据,预测在了 200 万辆左右。

促使多位人士乐观预计的因素,来源于很多方面,主要集中在成本下降和积分价格大涨。

成本方面,电池的降本速度显著,足以抵消今年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的减少。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较去年减少了 20%,如续驶里程 400 公里以上的纯电动汽车最多只能获得 1.8 万元补贴。李金勇曾表示,三元锂电池的成本将降低 100—200 元 /kWh,磷酸铁锂电池成本的降幅更大。电池成本的降低足以抵消补贴减少的不利影响。

积分价格大涨是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价格一路走高,将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根据李金勇的调研,去年 12 月,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价格已经达到 3000 元 / 分,预计今年上半年积分的价格将涨到 3000-5000 元 / 分。

另外,外部政策环境也在向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3 月 31 日,工信部、商务部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 2021 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决定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

另一个下注新能源汽车的「庄家」,是地方政府。仅在过去半年里,由地方政府参投的新能源汽车融资规模总额就已接近百亿级,其中包括上海浦东新区联手上汽和阿里打造智己、合肥参投零跑、珠海投资法拉第未来等。

在更早的之前,还有合肥力挽狂澜拯救蔚来、上海拿钱出地引进特斯拉、广州肇庆押注小鹏等。地方政府为的是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企业也在地方政府哺育下迅速吸纳资金成长

投资新能源车企能扎扎实实给地方政府带来收益。以合肥投资蔚来为例,按照蔚来中国约占蔚来的 85% 股份计算,合肥方面的这笔投资盈利超过 1000 亿人民币。而在单纯的资金收入外,更重要的是,蔚来以及后续的大众、零跑等企业所带来的聚集性效应正在逐渐发挥。

这些一同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口,吹得更旺。崔东树在 4 月 8 日公开演讲表示,中国、欧洲、北美的市场规模都是两千万,中国占据份额 30% 左右,其中新能源车中国份额占 50% 左右。「坚信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份额的 30% 并不是一个高位,50% 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大的趋势。」

风口中的危机

风口中,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也逐步凸显,汽车产品性能安全问题、投资过热产能过剩问题、芯片短缺问题等都制约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3 月 28 日,新华社发文,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隐忧。文章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部分车企产品性能指标「浮夸」「注水」点名理想;产品故障频发却习惯性「甩锅」消费者指责特斯拉;部分纸上造车的「PPT 车企」直指恒大。还有部分地方政府盲目「竞赛」引进新能源汽车项目等问题。

新能源汽车行业独立研究员曹广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基本完成,但存在产能过剩而投资仍然热情的情况,这与「地方政府、资本市场以及未来预期等」几方面因素的叠加有关,说明这个行业仍有利可图。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提醒企业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十年树木」的长期过程。

「短期内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接受度的提升速度,远没有企业新能源产品导入数量和规划销量的提升速度快。所以未来 2-3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竞争会非常激烈。"

除此之外,芯片短缺问题也被广泛关注。2020 年年底和 2021 年开年,一片小小芯片卡住了各大汽车巨头的脖子。

3 月 26 日,蔚来汽车宣布,因芯片短缺,决定从 3 月 29 日起将合肥江淮汽车工厂的生产暂停 5 天,成为第一家因为缺芯停产的车企。此前大众预计,第一季度将因为芯片短缺少生产 10 万辆汽车,向一级供应商索赔。

对这场缺芯何时缓解结束,市场预测不一,有预计最快第三季度解决,也有悲观预测会一直持续到年底。中国自主芯片研发也在市场的担忧和期待中,加速进行。

2007 年,乔布斯向媒体举起第一代 iPhone 的时候,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工程师嘲笑其为玩具。而在几年时间里,以 iPhone 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迅速淘汰传统功能机,占领了消费市场。

新能源汽车行业,拐点或在当下。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546/634.htm]

本文标签
 {{tag}}
点了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