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火热加剧了中国家长的焦虑。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课程,并为一些机器人竞赛加入了应试加分机制。
2018年11月,全国首套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人工智能教材面世。其中涵盖了AI应用和研发以及编程课程等。
再加上科技名人的“示范效应”:埃隆·马斯克9岁就开始学习编程、马克·扎克伯格10岁开始学编程,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十二三岁时也开始接触编程了……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思维促发了编程教育赛道的急剧膨胀,专注编程启蒙教育的编程机器人在这个时候杀了出来,只是在玩具和教具间模糊摇摆的编程机器人真是一个好故事吗?
多个风口交叉下的编程机器人赛道大神云集几乎在一夜之间,编程培训突然就超越了马术剑道、钢琴芭蕾这类“高雅贵族活动”,站在了少儿课外培训鄙视链的顶端。
在家长们看来,学习音乐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固然不错,然而编程的好处更多,两者间的区别就像“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音乐美术传授的只是一项能够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技能,编程却是教会孩子具体使用一项工具,而这个工具能够从多个维度来扩展孩子的能力,机器人编程培养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码农,培养的是把科技和创意结合起来的新人类。
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预计,2018年中国教育培训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以此估计,少儿编程培训市场的规模在100亿元左右。与之对应的是少儿编程培训市场低的可怜的市场渗透率,仅有0.96%。行业预测,少儿编程培训渗透率每提高1%,整个市场规模就可扩大100亿。由于编程机器人同时站在儿童教育、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风口下,资本随风起舞,玩家扎堆也就不足为奇了。根据编程机器人玩家背景、优势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玩具商转型
代表品牌:乐高
在玩具行业,乐高的名头很响,从1932年开始做积木玩具到现在已有87年的发展历史。1986年时,乐高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Media Lab)进行了一项可编程式积木的合作,从此开启了乐高机器人的新品类。玩家不仅可以像玩传统乐高积木一样发挥想象搭建各种模型,而且还能通过编程控制,让模型真正动起来。
像乐高这类玩家,首先在玩具行业积累了不错的口碑,甚至形成了自己的社群文化,加之其自身对儿童心理的把握十分精准,在产品设计上常常能做出行业爆款,在编程机器人介于玩具和教具之间的摇摆定位下,很容易在编程机器人的赛道中形成品牌优势。
2、异业转场
代表品牌:索尼KOOV、小米米兔
这类玩家的两个代表中,索尼的主业是电子行业,小米的主业是手机和互联网服务。索尼KOOV类似乐高,通过积木搭建和编程控制来实现模型的音乐演奏、运动避障等。小米米兔则主打机器人的拼装能力,并且贯彻了小米一贯的低价打法,对比同等配置乐高的定价,小米米兔的价格只要一半。
从其他行业转场过来的玩家优势非常明显,像索尼在电子控制方面的根基非常深厚,因而其产品KOOV的质感、操作性能都属上乘;小米入局编程机器人的更大志向在于它的物联网布局,希望借助编程机器人开辟出更大的物联网应用场景。这类玩家在编程机器人赛道中到底能跑多远,能跑多快,最终将取决于其集团主业的战略重心会如何变化,但总的来说,在这个赛道中仍是一类重量级的竞争者。
交织在营销与教育矛盾间的课程设计误区
几乎所有的少儿培训课程都提倡寓教于乐、快乐教学,特别是一些本质枯燥,内涵深奥的科目,培训机构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都是由浅到深,用奖励诱导、游戏玩乐的方式来吸引孩子家长报名和续课,这一点在编程机器人培训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并不是说这种教学方式不对,但在唯数据论思想的指导下,编程器机器人培训课程的设计还是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我以为我学的是编程,谁知道我学的是搭积木
在报名机器人编程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是学会组装、搭建和编写程序运行机器人,组装搭建机器人是服务于编程学习的,在整个流程中,机器人只是作为检验和实现程序功能的一个道具。
然而目前很多编程机器人课程的设计,硬件知识的比重会大大高于编程知识。最常见的场景是,辛辛苦苦花几个小时搭建机器人,最后的编程只需几分钟,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报名了课程之后才发现,编程机器人课程设置与初衷相差甚远。这一点在乐高这类玩具厂商转型过来的玩家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一些大型的乐高机器人拼装搭建少则以小时计数,多则以天计数。
不可否认,在搭建机器人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中学到不少机械原理、电子电路和电机等方面的知识,但整套课程硬件知识与编程知识比例搭配极不均衡,“编程”似乎只是为了蹭热点而存在。难怪有家长如是吐槽:我以为我学的是编程,谁知道最后才发现学的是搭积木。
误区二:卡片式编程模块并不具备启蒙作用
目前,机器人编程课程编程知识的教授基本都是通过图形化或者卡片式的编程模块来完成的。通常是机器人搭建完成后,老师指导孩子在APP内通过拖拽“前进”、“后退”、“转弯”等程序模块图标来定义机器人的运动模式和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到底能否提升孩子的编程能力,很多家长都心中存疑。
智能相对论认为,少儿编程教育应该更多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编程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寻找规律,总结同类问题的编程解决方案。单纯的卡片式编程模块的创造性组合,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作用。
参照美国计算机教师协会的计算机教育标准,7岁以上的孩子开始Scratch图形编程,9岁以上开始接触Python代码编程,开发小游戏、爬虫、网页制作等,10岁以上的孩子开始NOIP算法编程,学习C++的基础理论、掌握针对NOIP的算法核心知识。在这方面,国内的编程培训任重而道远。
误区三:傻瓜式教学,无攻略不编程
机器人编程课程设计里面,无论是比例过大的硬件知识,还是图形化的编程教学,培训机构都是在有意降低机器人编程学习的门槛,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很容易就被吸引,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孩子们无法理解那些生涩的物理知识和编程知识时,家长们开始撸起袖子上阵了。当家长们也不会时怎么办?编程机器人厂家和培训机构就贴心的送上了“教学攻略”,大到机器人的搭建方法,小到APP中编程程序的组合方式,不一而足。只需按照“攻略”指引,就能顺利的完成一个机器人的搭建与编程。无论是偏玩乐性质的乐高,还是专业属性更强的能力风暴,如果不按说明书或者官网上的“攻略”进行机器人的组装,就连成年人也是两眼抓黑。
这种傻瓜式教学模式的缺点很明显,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所谓的编程机器人就是在APP里点拨几下图片就能完成了?”这种只能在特定平台中进行一些表面的创意设计,用专业术语来描述就是开源性不够。
非刚需课程完成逆袭的三点建议
面对编程机器人赛道目前的误区,编程机器人培训应该做些怎样的改变才能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呢?
1、编程知识教学还应开放,开放,再开放
在计算机的二进制世界里,它的规则只有1和0,看似死板且缺乏温度,但我们在学习编程知识时,在遵循编程规则的同时,能否给孩子们更多“越界”的空间?在扔掉“攻略”和傻瓜式的卡片程序模块后,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充分释放。
我们也能看到行业中有些厂商正在向这方面进行尝试,比如某编程机器人产品,除了预置的几个固定程序外,孩子还可以新建自定义程序。例如,可以通过超声波感应到前方障碍物,产生“恐惧后退”、“喜爱冲过去”或“兴奋转圈”等不同的反应。
个性化的作品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也是推动孩子持续学习、深入研究机器人编程的隐性动力。
2、用工程师的视角审视机器人编程培训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如果将编程机器人当成玩具,那你就输了;如果能够用工程师的视角来对来编程机器人学习,那么孩子将从中收获巨大。
编程机器人学习主要分成组装搭建和软件编程。在组装搭建时,教会孩子认识零件、掌握原理远比熟读攻略有意义。机器人拼装零件一般用颜色、形状、大小等方式来区分它们的功能,在各种连接件中,根据规律迅速找到自己的所需零件,然后拼装成能够验证杠杆原理等力学原理的物理模型,这样才是进行创意设计的第一步。
在软件方面,即便是卡片式的模块化程序,也应弄懂诸如事件、条件、循环、任务等基本概念,在高级编程语言的学习中,则要掌握逻辑、算法、语法和结构等方面,这样才能让学生探究编程的本质。
3、比赛与定级,非刚需课程发展的两点建议
编程机器人赛道的尴尬之处在于,一面资本狂吹行业前景,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另一面是低得可怜的市场渗透率——不到1%。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家长看来,编程机器人的玩乐属性偏重——“那不就是个玩具吗”?
作为一门非刚需课程,编程机器人不光要和文化课程竞争,还要与体育艺术类的课程比赛,缺乏学习目标和定级标准让编程机器人培训机构一直陷入招生——流失——招生的死循环中。
对照着艺术类培训,它们用比赛和考级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周期的问题,从而保证了课程的续课率,在这方面,编程机器人就如同人工智能的现状一样——还只是个孩子。
结论: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机器人编程培训仍将处于粗狂生长的草莽阶段,无论是编程机器人厂家还是培训机构,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鸡汤式的营销手段之外,少一些忽悠的成分,让家长能够真正感知到编程教育的价值。
本文由LinkNemo爬虫[Echo]采集自[https://www.ithome.com/0/406/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