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猫儿

大老猫儿 关注TA

西林快女装

大老猫儿

大老猫儿

关注TA

西林快女装

  • 加入社区2,692天
  • 写了21,878字

该文章投稿至Nemo社区   综合  板块 复制链接


转腾讯 北宋“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值得讨论的细节

发布于 2017/10/21 23:16 1,841浏览 0回复 1,225

979年七月,宋军与辽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宋军在几乎攻下幽州之时被辽军击败。赵光义的军事行动在开始,还是很顺利的。从三月开始,先后攻克北汉西龙门砦、岚州、盂县、岢岚军、隆州和汾州;骁将郭进又在白马岭大破数万来援辽军。四月二十二日,赵光义抵达北汉都城太原城下,五月五日,北汉主刘继元献城投降。可以说,将近三个月连续不断的战略进攻,宋军打得很不错。但历经长时间苦战之后,将士疲乏,伤病众多,急需休整。然而,宋太宗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决定继续北伐,企图一举收复幽燕。

北宋“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值得讨论的细节

宋太宗

总体来看,宋太宗的这次攻击作战,是想通过一次快速的成功突袭,收回燕云十六州,并没有消灭辽朝的想法与准备。这种战略其实是五代以来,各方喜欢采取零和博弈模式,强调孤注一掷地发动决定性进攻。但这种战略思维的另一面,其实就是战略冒险和投机,巨大的机遇与风险共存。

在战役层面,早期宋军也继承五代传统,充满攻势思维,特别喜欢野地浪战。可以说,正是这种主动攻击精神,让宋军在宋辽交锋的早期,一直努力在战场上争取主动权。因此在石岭关、沙河、满城、雁门关、唐兴等一系列会战中,宋军都主动出击取得了胜利。

但这种好勇斗狠的风气,也容易形成骄兵悍将,对统治者造成挑战和形成威胁。北宋统治者必然会对其进行压制和防备。其结果也就表现为很多人所诟病的“强干弱枝”和“重文轻武”。

首先要说明的是,北宋对武将的防范,确实很严密,这是事实。但同时,北宋时代各地将门开始崛起,甚至获得了与皇室联姻的机会,也说明在防范武将的很多细节问题上还是值得讨论的。基本上,宋廷对于作战指挥官的战场决策权,一直都表示极大程度的尊重。那么,宋代防范武将,防范的是什么呢?主要防范的是他们染指调动军队的权力。调动多少兵力和哪些部队,由谁来带上战场,指挥作战,这是以文官为主的枢密院(早期以军人为主)所决定的事情。军队组织好以后,如何带上战场,如何执行指令,采用什么方式来完成既定意图,作战指挥官则有很大的自主权。当然这确实是文官节制武人,但只要运转正常,并不会对军事行动造成不良影响。

北宋“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值得讨论的细节

北宋士兵:1. 持剑和盾的士兵 2. 骑兵

至于所谓“强干弱枝”的加强中央武力、弱化地方武力政策从对内对外两方面来看。以汉朝初年为例,汉高祖刘邦曾多次加强地方封国力量,试图以其作为汉帝国和匈奴之间的屏障,但基本上都事与愿违。这些封国大多起了异心,甚至成了匈奴人的“马前卒”。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也会带来一个问题——中央武力即禁军出战时,与地方部队之间存在战役协调问题。比如宋初河北前线往往部署着来自不同系统的军队,这就需要很强的战役指挥和战场协调能力。而在那个没有便携式钟表、科学化地图以及有效通信手段的时代,要想做到指挥通畅,对战场统帅的指挥就有着极高的要求。由于北宋初期的军人,非常具有攻击精神,结果就造成一个问题,即某支部队会贪功冒进,造成中国兵法上特别忌讳的“勇者独进”的局面。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大老猫儿的观点和立场

本文标签
 {{tag}}
点了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