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Echo

Echo

关注TA

大家好,我是Echo!

  •  普罗旺斯
  • 自由职业
  • 写了309,858,547字

标签 > 标签文章:#地球# (共有212文章)

  • “冰沙”地球:新研究揭示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后的大规模融化现象

    “冰沙”地球:新研究揭示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后的大规模融化现象
    感谢IT之家网友麻薯泼皮的线索投递!IT之家11月9日消息,科技媒体scitechdaily于11月7日发布博文,报道称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在上一次全球冰河时代结束后,经历了一个迅速而强烈的融化阶段。研究揭示了“羽毛世界海洋”(plumeworldocean)时代的形成过程,当时二氧化碳水平急剧上升,导致地球从冻结状态转变为温暖的泥泞状态。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这一时期的直接地球化学证据,

     62    0    2024-11-09 10:09

  • 2024 年全球气温可能首次突破《巴黎协定》1.5°C 升温警戒线

    2024 年全球气温可能首次突破《巴黎协定》1.5°C 升温警戒线
    IT之家11月8日消息,科技媒体Axios昨日(11月7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基于10月的初步温度数据,2024年将成为现代记录以来,首个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超过《巴黎协定》期望的1.5°C警戒线的日历年。IT之家注:为了避免气候变化的最严重影响,保护宜居的地球,《巴黎协定》要求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C的范围内。 根据哥白尼计划(又称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计划)公布的最新数

     62    0    2024-11-08 14:54

  • 牛嗝治理大作战:全球变暖的另类解决方案

    牛嗝治理大作战:全球变暖的另类解决方案
    在构建更加可持续的全球粮食系统的迫切需求中,牲畜扮演着喜忧参半的角色。一方面,它们如同自然界的转化大师,将人们无法直接食用的纤维性植物转化为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和牛奶,牛和羊作为放牧动物,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对于世界上许多最贫困的人来说,一两头牛,亦或者几只羊,就能成为他们生计的支柱。然而,这些益处伴随着巨大的环境代价。201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总量的14.5%

     71    0    2024-11-02 11:51

  • 谷歌 Earth 推出“时光机”,带你回溯伦敦、巴黎等城市 80 年沧桑巨变

    谷歌 Earth 推出“时光机”,带你回溯伦敦、巴黎等城市 80 年沧桑巨变
    IT之家10月3日消息,谷歌升级GoogleEarth服务,让用户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追溯查看80年前的卫星和俯瞰图像。IT之家援引更新公告,本次“时光回溯”仅适用于伦敦、柏林、华沙和巴黎在内的某些城市,用户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GoogleEarth可以“回到过去”,对比历史照片和当前照片。谷歌公司在博文中就对比了1938年和2024年的旧金山,看看该地区的地理变化有多大。在谷歌提供的样本

     97    0    2024-10-03 08:33

  • 地球外核和地幔交界处存在神秘结构,岩浆海洋还是远古海洋的遗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F中文(ID:kexuejiaodian),作者:SF如果问你,地球内部的结构如何。想必你能回答出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3层圈层结构构成,而且地核又分为液态的外核和固态的内核。现在通常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树桩上一圈一圈的年轮。不过,一些新研究告诉你,地球的结构远没有如此简单。人类上天的历史已有百余年,人类突破大气层的历史也有60多年,甚至人类第一次踏足几十万千米外的星球也

     101    0    2024-09-15 21:15

  • 小行星 2024 PT5 本月做客地球:停留 57 天,迎来“双月相伴”

    小行星 2024 PT5 本月做客地球:停留 57 天,迎来“双月相伴”
    IT之家9月15日消息,小行星2024PT5由于受地球引力影响,将于9月29日至11月25日做客地球,出现短暂57天的两个“月亮”相伴天文场景。来自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卡洛斯・德拉富恩特・马科斯(CarlosdelaFuenteMarcos)和拉乌尔・德拉富恩特・马科斯(RaúldelaFuenteMarcos)发现了这个小行星。IT之家注:2024PT5是一颗近地小行星,直径约10米(3

     143    0    2024-09-15 10:51

  • 科学家发现地球外核新结构:巨大“甜甜圈”

    科学家发现地球外核新结构:巨大“甜甜圈”
    IT之家9月2日消息,一项于8月30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在地球外核中存在一个类似甜甜圈的环状结构,平行于赤道。图源Pexels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物理学家Hrvoje Tkalčić教授是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他表示,由于目前的技术无法直接到达地球内核,研究团队分析了大型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在穿过地球内核时的形态。他们发现,地震波在穿过靠近地幔的某个区域时会减速,Tkalč

     114    0    2024-09-02 19:33

  • 科学家 60 多年求索,地球“双极电场”首次被探测证明

    科学家 60 多年求索,地球“双极电场”首次被探测证明
    IT之家8月31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于8月28日发布博文,宣布首次证明地球存在双极电场(ambipolarelectricfield)。双极电场简介地球在太空中并非静止不动的一团泥土,被覆盖各种场(fields)。重力场无处不在,让大气层紧贴星球表面;磁场是由地球内部旋转的导电物质产生的,可以保护我们的星球免受太阳风和辐射的影响,还有助于防止大气层被吹散。科学家于1968年观察到从地球南

     114    0    2024-08-31 15:51

  • 哈佛大学“地球降温”实验取消,存监管缺失等挑战

    哈佛大学“地球降温”实验取消,存监管缺失等挑战
    IT之家8月13日消息,美国哈佛大学一项备受争议的太阳能地球工程实验计划(solargeoengineeringproject)已被取消,该项目旨在通过向大气层释放能反射阳光的颗粒来人工冷却地球。图源Pixabay据IT之家了解,哈佛大学于2017年启动了名为SCoPEx(平流层受控扰动实验)的项目,计划通过气球释放气溶胶到平流层,观察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建立更准确的计算机模型。然而这一计划从未实现

     237    0    2024-08-13 08:30

  • 气候变暖,时间也要“缓口气”?

    气候变暖,时间也要“缓口气”?
    从农业产量、水资源、自然灾害到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气候变化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你有没有想过,气候变化还会影响时间的“快慢”?看到这你可能已经满脸疑惑:气候变化与时间到底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这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呀?别急,且听我一一道来。“同步时钟”与闰秒首先我们来聊聊时间到底是怎么定义的。目前,世界上有两种常用的计时系统——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UT,UniversalTime)

     86    0    2024-08-11 12:33

  • 研究显示人类活动致地球自转变慢,一天时间变长

    研究显示人类活动致地球自转变慢,一天时间变长
    IT之家7月29日消息,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正在逐渐改变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的旋转速度减慢,地轴发生偏移。虽然这些变化目前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在未来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连锁反应,包括需要引入负闰秒、干扰太空旅行,甚至改变地球内核。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86400秒,但每年都会有微小的变化,这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板块运动、地核旋转变化以及月球的引力作用。然而研究发现,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也

     190    0    2024-07-29 14:00

  • 美国太空军新动作:用激光技术更精确地测定地球中心

    美国太空军新动作:用激光技术更精确地测定地球中心
    IT之家7月14日消息,美国太空军计划在2025年发射的GPS卫星上将使用激光技术,以更精确地定位地球的真正中心。作为美国宇航局空间大地测量计划的一部分,一套激光反射器阵列(LRA)将被安装在两颗名为SV9和SV10的GPSIII卫星上。美国太空军的一份声明称,这些激光器旨在使用名为卫星激光测距(SLR)的技术进行亚厘米级的精确测量,从而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地球的中心。今年5月6日,这两个L

     111    0    2024-07-14 22:06

  • “城市杀手”级小行星本周将近距离飞掠地球,业余望远镜可观测

    “城市杀手”级小行星本周将近距离飞掠地球,业余望远镜可观测
    IT之家6月24日消息,一颗足以在撞击地球时造成严重破坏的小行星将在本周与地球罕见地近距离接触,其距离将比月球更近。幸运的是,这颗小行星将安全地掠过我们星球。图源Pixabay在掠过地球的过程中,这颗小行星的亮度足以使用双筒望远镜观测到,这对于一颗近地天体而言实属罕见,也是近年来最亮的一次此类事件。大多数比月球更靠近地球的小行星都非常小,只能通过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到,即便撞击地球(这种情况偶尔发生

     147    0    2024-06-24 11:15

  • 人类恐难抵挡小行星撞击?NASA 模拟演练暴露多重挑战

    人类恐难抵挡小行星撞击?NASA 模拟演练暴露多重挑战
    IT之家6月23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NASA)今年4月份开展的一场模拟演练显示,即便提前14年发现一颗72%概率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人类现阶段仍缺乏抵御这种灾难性威胁的充分准备。此次演练名为“桌面推演”,参与者来自美国多个政府机构,共同研讨应对小行星撞击的策略。模拟场景设定为:一颗将在2038年7月12日撞击地球可能性为72%的小行星,但目前对其具体信息知之甚少,既不清楚其大小(推测直径在60米到

     122    0    2024-06-23 13:21

  • 曾拍下经典“地球升起”照片,90 岁美国前宇航员飞机失事遇难

    曾拍下经典“地球升起”照片,90 岁美国前宇航员飞机失事遇难
    IT之家6月9日消息,美国前宇航员威廉・安德斯(WilliamAnders)不幸离世。安德斯是阿波罗8号任务的登月舱驾驶员,也是1968年最早飞向月球的人之一。上周五(6月7日),安德斯驾驶的一架老式飞机在华盛顿州西北部圣胡安群岛附近海岸坠毁,安德斯不幸身亡,时年90岁,机上只有他一人。安德斯的儿子格雷格・安德斯(GregAnders)在媒体声明中确认,坠毁飞机为比奇T-34导师单引擎教练机,由安

     125    0    2024-06-09 08:57

  • 地球刚刚经历了史上最热 2 月,连续 9 个月破高温纪录

    地球刚刚经历了史上最热 2 月,连续 9 个月破高温纪录
    IT之家3月7日消息,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周三宣布,地球刚刚经历了历史上最热的2月,连续第九个月打破月度高温纪录。图源Pixabay自去年6月以来,由人为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气候模式共同影响,使得全球陆地和海洋的平均气温持续异常升高。这种现象让科学家们担心地球即将突破关键的气候阈值,并且可能导致活跃的北大西洋飓风季。据悉,2月份的全球平均气温为13.5摄氏度,比之前最热的2月(2016

     151    0    2024-03-07 15:16

  • 如何研究地球?去其他天体!

    如何研究地球?去其他天体!
    如何了解地球的过去、预测地球的未来,按照一般的思路,过去我们应该从地层中寻找,未来应该通过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但人类目前挖的最深的探井不过12千米,在地球6371千米的半径面前不值一提。即使是通过地震波与岩浆等手段也只能得到有限的信息,如果想要获得更丰富的信息,那就要付出人类重开的代价。对未来的预测也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现实世界是一个混沌世界,纵然我们现在的超级计算机已经非常发达,但是哪怕预测天

     145    0    2024-02-19 21:03

  • 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层,冬天还会这么冷吗?

    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层,冬天还会这么冷吗?
    如果你想知道地球周围包裹着的这团气体为我们默默地做了什么,你就要思考没有它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就在现在,地球的温度对人类来说非常完美,大约13.9℃,或者说57℉。是的,这比我们一般说的“室温”大约20℃低得多了,但要记得,这是对于整个星球来说的。这个平均温度包括了所有的海洋和极地地区的地表温度。所以也许13.9℃也没有那么冷,不是吗?当然,现在还有一个坏消息,伴随着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越来越多的温室气

     152    0    2023-12-30 19:44

  • 地球地核外部神秘 E-prime 层新见解,渗水进入形成

    地球地核外部神秘 E-prime 层新见解,渗水进入形成
    IT之家11月28日消息,一系列新的实验表明,地核外部神秘的E-prime层是由于地核渗水形成的。地质学家在1990年代,发现地球外核周围存在薄层,是围绕固体内核的液态金属漩涡海洋,并将其称为E-prime层或E'层。E-prime层厚度超过60英里(100公里),位于地球表面以下约1800英里(2900公里),相比较地球内部的其他部分来说较薄。地质学家此前推测E-prime层是古代含铁的岩浆留下

     161    0    2023-11-28 16:00

  • 科学家在地球地幔中发现古老星球的“遗骸”,为“大碰撞说”提供新证据

    科学家在地球地幔中发现古老星球的“遗骸”,为“大碰撞说”提供新证据
    IT之家11月2日消息,物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在地幔中存在两个巨大斑点,其中一个在非洲大陆下方,另一个在太平洋下方。每个斑点的大小是月球的两倍,且构成元素和周围的地幔有所不同,科学家随后将其正式命名为大型低波速域(LLVP)。那么这些LLVP从何而来?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经过深入研究,认为这些LLVP是一颗古老行星的“残骸”。科研专家认为在数十亿年前,这颗行星与地球发生了剧烈碰撞,

     187    0    2023-11-02 16:21